天士力科普教育基地自授牌以来,基地科普工作者在各级领导的指导和关怀下,紧紧围绕“大健康”这一主题,牢牢抓住《科普法》颁布实施和打造“全域科普”的机遇,面向社会各界人士普及包括中医药科学、中医药历史文化、中医药智能制造、中药材种植、健康管理、资源性功能食品等在内的大健康科普知识、传播大健康科学思想科学文化,弘扬科学精神、促进大健康科普事业发展,使大众从“关注疾病”提升为“关注健康”,从“关注生命安全”提升为“关注生命健康”,促进大健康科学理念进社区、进家庭、入人心。
目前天士力科普教育基地面积已达到141000平方米,涵盖世界医药之光、生命科学群英像、中医药坐堂行医、中华医药图、药用植物百草园、丹参广场等户外科普文化雕塑和大健康展览体验馆、天士力研究院科研展厅、创新中药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(药理所、分析所、生物所)、滴丸制剂车间、中药材提取车间、超高速微滴丸制剂车间、中药冻干粉针提取制剂车间等室内科普展馆、实验室。
为进一步提高科普服务水平,作为科普活动开展的核心地点之一,天士力大健康展览体验馆于2018年完成了最新一轮的改造升级工作,改造后的展览馆更加注重展厅智能化信息化的交互性,拓展了更多的空间布局,更新了VR全息科技、健康管理小课堂、健康养生温馨家园、智能AI健康检测设备和健康探秘等五大展区,引进AR大屏、模拟操作、紧急救护训练等11项新内容,通过全新的具有科学性、科普性的互动展品,结合多媒体影音播放、场景模拟、模型结合、互动体验等多种方式,希望以此激发大众对大健康科学的热爱和兴趣。除了展品的升级外,还对展厅内环境进行配套改造,场馆内地面、墙体和灯光运用了大面积明亮鲜艳的颜色,鲜明的主题,丰富的知识性,强大的互动体验,将天士力大健康科普基地硬件设施的改造提升推向一个新的高度。
2019-2021年,接待公众参观人数112000余人,科普活动参与人数34800余人,其中青少年科普活动参与人数17000余人。 基地先后推出了《解说天士力2017》、《解说天士力2019》等多版科普讲解词,融入相关领域最新科学理念,最新科研数据,做到常讲常新;开发语音导讲系统、无线讲解系统、同声传译系统三类软件,可进行人工讲解、存储语音讲解、公众广播自由切换;开发制作《2020年世界新冠肺炎学术交流会内容精选》、《解密中药现代化密码》、《中华医药图》、《二十四节气与养生》、《生命之光》、《大健康科普杂志》、《急性心梗紧急救护和预防手册》等科普视频、科普图书共计24种(套);开发和持续维护“天士力大健康城”科普公众号,大健康科普网站各一个。
基地以提高公众大健康意识和认知水平为目标,以推进科普信息化为主要思路,先后开展“让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贡献更多中国智慧”、“智能制造离你我不再遥远”、“迎全运大健康科普亲子健康跑”、“我是小小文化传承人”等20多项主题科普活动,累计参与人数达到10万人左右,其中“迎全运大健康科普亲子健康跑”、“我是小小文化传承人”等活动更是被中科协收入《全国优秀科普活动案例汇编》一书,面向全国科普基地进行示范推广。2018年受邀参加天津广播电台“我们爱科学”栏目,通过无线电波传递科普之音。
截至2021年,天士力科普教育基地共有专职科普人员10人,兼职科普人员56人,科普志愿者200余人;天士力集团高度重视科普工作的开展,在大健康五大体系中明确提出了“树立大健康理念、普及大健康教育”,集团高层领导担任科普基地的总负责人,专门成立科普基地工作领导小组,先后制定了《天士力控股集团科普工作管理制度》、《科普场馆设施管理制度》、《科普场馆运营管理制度》、《科普人员讲解工作细则》、《科普场馆物业运营管理制度》、《科普场馆办公秩序管理制度》、《科普场馆工作人员暂行守则》等10多项管理规章制度,极大提升了科普基地的管理和运营效率。2020年,科技部、中央宣传部、中国科协授予天士力科普教育基地“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”称号。基地始终秉承“让科普助推产业发展”的工作思路,推进“全域科普”在旅游领域落地开花。2019年基地培育和开发了多条科普旅游线路,包括科普基地游和工业科技游两大类型。下一阶段基地将继续围绕“大健康”主题,以推进“全域科普”为工作思路,通过“科普+”的形式,提高科普传播水平,加快推进科普信息化和人才队伍建设,着力提升自身科普功能、丰富科普旅游的活动形式和宣传影响,为推动大健康科普事业迈上一个新台阶,贡献自己的力量。